“仁心慧导”促课改“惠学课堂”谋发展
自2024年11月第一次典型课例的发布后,无锡市山北中学坚持深入课例研究,于2025 年 4 月 27 日,再次举办了 “慧导・惠学” 学科典型课例课堂范式发布会,聚焦 “惠学”课堂改革,为区域课改注入新活力。至此,山北中学完成了九门学科的典型课例范式研究。
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下,山北中学 “惠学” 课堂应运而生。学校以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 年版)》《梁溪区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方案(试行稿)》以及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为依据,坚持 “惠学” 课堂教学主张。发布会上,各学科的典型课型课堂范式惊艳亮相。
数学:概念式课型
丁天平老师以“合并同类项”为例解析概念式课型是如何助力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。在教学过程中,情境导入环节借助超市货架分类,引导学生对单项式分类,锻炼抽象能力;剖析概念时,通过计算菜地面积引出合并同类项概念,构建数学模型,强化模型观念;例题演练环节,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,提升运算能力;拓展延伸部分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,培养学生推理能力。该教学范式以数学知识为核心素养载体,情境为转化桥梁,各教学环节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。精心设计的概念式课型能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,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,选用贴近生活素材,提升学生数学能力。
英语:单元整体教学下的Integration板块课例
秦多老师认为,在Integration板块,主要通过”紧扣单元主题,聚焦主题意义;整合教学资源,优化教学设计;运用评价量表,注重多元评价“等三点实现单元整体教学。Integration板块以主题为引领,以任务为驱动,以活动为路径,融合听、说、读、看、写的技能训练,促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听、读、看等理解性技能的基础上,向说、写等表达性技能过渡,形成个性化的产出,从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。因此,在教学中要紧扣单元主题、整合教学资源、运用评价量表,实现单元整体教学。
化学:初中化学复习课“微项目”课堂范式
沈冲老师认为初中化学复习课的微项目实施从“创设情境、产生疑问”,“实验探究、分组实践”,“成果展示、形成观念”等三个方面着手。情境的选择还要有以下四个特点:真实性、与本单元内容有较高的相关性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产生的问题可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。微项目教学优势明显,能提高复习效率,整合知识体系;增强学习动力,让复习更有趣,带来成就感;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,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。
历史:“人物 + 主题 + 问题链” 探究型课堂范式
肖新星老师开展“人物 + 主题 + 问题链” 探究型课堂范式研究,她提出,”人物+主题+问题链”探究型教学法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,基于课标引领,通过锁定关键人物、架构主题课堂、设计线性问题链等策略引导学生认识、理解、感悟历史,并涵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。实现“人物+主题+问题链”探究型学习的一般步骤分为:钻研课标教材、精选关键人物;重组教学内容,架构主题课堂;设计线性问题,组织多元教学;厚植家国情怀,涵育核心素养。
体育:“学练赛评”一体化教学课堂范式
陈超老师以田径大单元中“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”一课为案例,简要阐明“学练赛评”一体化教学课堂范式:制定符合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;科学的备课为课堂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;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比赛与评价让学生更好的进步,让每位学生成为运动的一员,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,健全的人格,积极的身心。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应在素养导向下将各个阶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。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一致性,有利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,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。
为适应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趋势,山北中学积极引入现代技术赋能教学。在命题作业设计方面,学校借助 “数智工具”,利用智学网数智作业平台,实现作业设计、学生作答、批改以及学情分析的一体化和精准化。教师可依据教学进度从多种题库选题,学生答题方式灵活,批改既有传统手阅,也有智能批改,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。在备课环节,“AI 助手” 发挥了重要作用,教师借助各类智能工具查询资料、生成文案,通过课程创生共同体平台获取前沿教学资源,实现备课的增速提质。同时,学校以 “课例研究” 为突破口,建立了科学严谨的研究流程,从确定主题、设计教学、观课记录到课后研讨、修改设计,形成完整的闭环,推动课堂变革。
最后,荣加贝副校长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:希望在每一位山北教师不懈努力下,让课堂教学质量走向专业高效,加速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。
学校将继续深化 “惠学” 课堂建设,不断完善学科典型课例课堂范式,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优势,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,为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而不懈努力。